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杂交育种方法,通过德系安哥拉兔、新西兰白兔两品种间杂交以及20余年的继代选育后,成功培育了我国第2个国家级长毛兔新品种——皖系长毛兔.该品种兔体型中等,11月龄体重、体长及胸围分别为4258.26g、51.85cm和33.47cm,且前期生长速度较快,5月龄体重相当于成年体重的77.10%;产毛量、粗毛率均较高,5~8月龄91d养毛期一次剪毛量公、母兔分别为278.74g和288.03g,估测年产毛量分别为1114.96g和1152.12g,11月龄刀剪毛粗毛率公、母兔分别为16.2%和17.8%;毛品质优良,11月龄刀剪毛毛纤维的长度、细度、强度及伸度,粗毛分别为9.55cm、47.04μm、24.33cN和47.33%,细毛分别为7.36cm、15.64μm、4.73cN和45.37%;繁殖性能适中,头胎产仔7.21只,产活仔6.82只,3周龄窝重2243.71g,2月龄体重1573.81g.皖系长毛兔遗传性能稳定.运用父系半同胞组内相关估测法,对其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力分析,11月龄产毛量、粗毛率和体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3296、0.2124和0.4293;窝产仔数、泌乳力及断奶窝仔数的遗传力分别为0.1564、0.1343和0.1447.
推荐文章
皖系长毛兔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及其与产毛量相关的研究
皖系长毛兔
微卫星
多态性
产毛量
国审高产稳产大豆新品种濉科998的选育
高产稳产
杂交选育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新品种
夏大豆
科技开发
育种目标
濉溪县
长毛兔养殖技术
长毛兔
养殖
管理
《安哥拉兔(长毛兔)兔毛》新国标解读
长毛兔兔毛
国家标准
修订
技术指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国审新品种皖系长毛兔的选育
来源期刊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皖系长毛兔 选育 生长发育 产毛性能 粗毛率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遗传育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8,8
页数 分类号 S829.2
字数 31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3887.2012.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辉玲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89 524 13.0 18.0
2 陈胜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77 376 10.0 15.0
3 程广龙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75 434 11.0 17.0
4 贾玉堂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38 108 6.0 8.0
5 李立冰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30 85 6.0 8.0
6 徐建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8 16 3.0 3.0
7 朱秀柏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34 163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6)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皖系长毛兔
选育
生长发育
产毛性能
粗毛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双月刊
2095-3887
62-1206/Q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硷沟沿335号
54-5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1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86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