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单用美沙拉嗪及联用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 将38例UC患者均分为美沙拉嗪组和联合用药组.美沙拉嗪组予美沙拉嗪(1.0 g/次,4次/d),联合用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三联活菌(420 mg/次,3次/d),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入院后次日及用药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结肠镜下表现,采用Mayo疾病活动指数进行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结肠黏膜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分别采用次黄嘌呤氧化酶法及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水平.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有序多分类资料秩和检验.结果 联合用药组Mayo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由7.16±2.01降至1.63±1.30,美沙拉嗪组由7.42±1.95降至3.00±1.25,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3,P=0.043).联合用药组显效率(16/19)高于美沙拉嗪组(10/19)(Fisher精确概率法,P=0.039).治疗后,两组患者结肠黏膜NF-κB、TNF-α和COX-2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以联合用药组降低更为明显(t值分别=2.262、2.607、2.522,P值分别=0.027、0.012、0.014).治疗后,联合用药组和美沙拉嗪组血清TNF-α、IL-8含量均显著降低,IL-10含量均显著升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4.244、6.858、6.802,P值均<0.01).两组治疗后SOD活力均较治疗前上升,丙二醛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以联合用药组改变更为明显(t值分别=8.130和10.259,P值均<0.01).结论 联用美沙拉嗪和双歧三联活菌可更有效地抑制轻中度UC的炎性反应,双歧三联活菌可辅助治疗UC.
推荐文章
云南白药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肠溶片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云南白药
保留灌肠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
双歧三联活菌
疗效
美沙拉嗪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
锡类散
云南白药
十六角蒙脱石
保留灌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结肠炎,溃疡性 细胞因子类 活性氧 氨水杨酸 二裂菌属 有益菌种
年,卷(期) 2012,(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3-527
页数 分类号 R574.4
字数 41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32.2012.08.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霍丽娟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 97 630 14.0 21.0
2 安丽婷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 5 170 5.0 5.0
3 师永盛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 5 170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92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320)
二级引证文献  (419)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25)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55)
  • 引证文献(19)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7(106)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95)
2018(117)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09)
2019(1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4)
2020(5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结肠炎,溃疡性
细胞因子类
活性氧
氨水杨酸
二裂菌属
有益菌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消化杂志
月刊
0254-1432
31-1367/R
16开
上海市北京西路1623号
4-291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6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777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