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出了血三七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干浸膏收率和槲皮素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筛选,考察了乙醇的浓度和用量,提取的时间和次数,药材的粒径等因素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血三七中大黄素的含量,以C18柱为色谱柱,甲醇-0.1%磷酸溶液(体积比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大黄素标准品在0.16~1.60μg(r=0.999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优选提取工艺为血三七根茎粉碎成最粗粉,加9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6倍量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5 h;第二次加4倍量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 h为最佳提取工艺.
推荐文章
正交实验法优选血三七药材提取工艺
血三七
正交实验
HPLC
槲皮素
正交试验法优选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研究
正交试验
丹参酮ⅡA
高效液相色谱法
正交试验法优选复方三七活血颗粒中药材的提取工艺研究
复方三七活血颗粒
正交试验法
提取工艺
三七总皂苷
血三七叶中挥发油提取及包合工艺优选
血三七叶
挥发油
提取和包合
工艺优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三七药材提取工艺的优选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三七 正交实验 HPLC 大黄素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民族医药与生物医学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43
字数 207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向梅先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 42 135 6.0 8.0
2 史圣娟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 1 3 1.0 1.0
3 郭宝男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 1 3 1.0 1.0
4 马牧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6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三七
正交实验
HPLC
大黄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672-4321
42-1705/N
大16开
武汉市民院路5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9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101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