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稀释法研究了自制的6种不同结构的烷基芳基磺酸盐(AAS)在多组分体系中形成微乳液的标准热力学函数,并考察了分子结构、温度、短链醇、含水量和无机盐含量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烷基芳基磺酸盐分子长烷基链碳原子数的增加,导致表面活性剂/正丁醇/正癸烷/水形成的微乳液体系中醇由油相转移到界面相的标准自由能△G0o→i减小,有利于微乳液的形成;△H0o→i无明显变化,△S0o→i增大,且与烷基链碳原子数呈线性关系.△S0o→i=1.7975n +71.538.随着表面活性剂分子芳环向烷基链中间位置移动,导致表面活性剂/正丁醇/正癸烷/水形成的微乳液体系中醇由油相转移到界面相的标准自由能△G0o→i减小,有利于微乳液的形成;△S0o→i增大,△H0o→i减小;温度的升高导致微乳液体系的△G0o→i减小,微乳液的形成更容易.随醇碳链上碳原子数增加,△G0o→i减小,有利于微乳液的形成,且△G0o→i与碳原子数n呈线性关系,△G0o→i=-2790.8n+7286.4(328 K);含水量的增加导致△G0o→i增大,不利于微乳液的形成,且△G0o→i与含水量V也呈线性关系.△G0o→i=6697.8V-7170.4(318 K);无机盐浓度的增加导致△G0o→i减小,有利于微乳液的形成.
推荐文章
烷基芳基磺酸盐分子量及其分布对中相微乳液特性参数的影响
烷基芳基磺酸盐
平均分子量
分子量分布
中相微乳液
特性参数
不同链长烷基芳基磺酸盐形成微乳液的性质
烷基芳基磺酸盐
微乳液
Winsor相态图
拟三元相图
烷基芳基磺酸盐结构对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
烷基芳基磺酸盐
微乳液
相行为
Winsor相图
芳基烷基磺酸盐链长对烷烃的油-水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
芳基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动态界面张力
烷烃
水溶液
数值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烷基芳基磺酸盐结构对微乳液热力学性质的影响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烷基芳基磺酸盐 结构 微乳液 标准热力学函数
年,卷(期) 2012,(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09-1315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48|TQ423.1
字数 43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95.2012.0048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曲广淼 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3 210 7.0 11.0
2 程杰成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发展部 44 1658 17.0 40.0
3 丁伟 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93 332 9.0 12.0
4 于涛 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43 224 9.0 12.0
5 王会敏 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7 20 3.0 4.0
6 罗石琼 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6 17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烷基芳基磺酸盐
结构
微乳液
标准热力学函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