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得到o偏振光对光折变屏蔽光伏空间孤子影响的结果,基于单光子光折变效应理论模型,建立了有分压电阻和o偏振均匀背景光辐照的光伏光折变晶体中的屏蔽光伏空间孤子理论.结果表明,当外加电场和光伏场的取值使晶体中形成暗孤子时,仅改变o背景光与孤子光的有效glass系数之比即可在晶体中获得明孤子;孤子的强度半峰全宽随o背景光强度与暗辐射强度比值的增大而增大,随o背景光与孤子光电离截面的比值的增大而增大.这从理论上为实现光折变晶体中暗孤子到明孤子的转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推荐文章
双光子光折变介质中屏蔽光伏空间孤子
非线性光学
光折变效应
双光子光折变介质
空间孤子
含电阻和e偏振背景光光折变屏蔽光伏孤子
非线性光学
光折变效应
空间孤子
分压电阻
e偏振背景光
双光子光折变介质中非相干耦合屏蔽光伏孤子对
非线性光学
双光子光折变效应
空间光孤子
双光子光折变介质
双光子光折变材料中低振幅屏蔽光伏空间孤子
非线性光学
光折变效应
双光子光伏光折变材料
空间孤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o偏振光对光折变屏蔽光伏空间孤子的影响
来源期刊 激光技术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光折变效应 空间孤子 o偏振背景光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激光物理与激光器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5-449
页数 分类号 O437
字数 33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3806.2012.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劲松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205 1089 17.0 23.0
2 姜其畅 运城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 42 68 4.0 6.0
3 吉选芒 运城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 55 67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线性光学
光折变效应
空间孤子
o偏振背景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激光技术
双月刊
1001-3806
51-1125/TN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238信箱
62-74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59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