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心内直视手术患儿在使用人工鼻前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以评价人工鼻是否可以在心内直视手术患儿中安全应用.方法 选择择期行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30 例,常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定容机械控制通气.常规中心静脉和动脉穿刺测压.微量泵持续输注丙泊酚、间断静注咪达唑仑、芬太尼、哌库溴铵及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呼吸回路中先不使用人工鼻,设定潮气量(VT)10 ml/kg,调节呼吸频率(RR),使PETCO2维持在30~40 mmHg,平衡10 min,将此时的PETCO2 和PaCO2定为基础值,同时记录气道压力(Pmax)、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体温(T)的变化.随后将人工鼻连接于螺纹管"Y"形接头处,平衡10 min 后,记录PETCO2和PaCO2,并记录Pmax、HR、MAP 及T 的变化.结果 使用人工鼻前后患儿PETCO2和PaCO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CO2和PaCO2在使用人工鼻前后具有相关性;人工鼻的使用可以明显增加患儿的气道阻力(P<0.05).结论 心内直视手术患儿使用人工鼻前后,不会引起PETCO2及PaCO2的明显改变,PETCO2和PaCO2之间具有相关性,但可引起患儿气道阻力的增加.
推荐文章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关系的研究
PETCO2监测仪
血气分析仪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鼻前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气二氧化碳分压的相关性分析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无创正压通气
鼻前庭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呼吸末二氧化碳
监测
临床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工鼻对心内直视手术患儿呼气末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
来源期刊 浙江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气道压力 心内直视手术 人工鼻 儿童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9-201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28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785.2012.03.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连庆泉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麻醉科 168 1345 19.0 27.0
2 李军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麻醉科 166 1438 20.0 27.0
3 陈小玲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麻醉科 14 102 5.0 9.0
4 刘秀兰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麻醉科 4 10 2.0 3.0
5 陈军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麻醉科 33 472 13.0 21.0
6 赵英花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麻醉科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气道压力
心内直视手术
人工鼻
儿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医学
半月刊
1006-2785
33-1109/R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十一楼
32-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57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37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