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油水界面的确定对储量计算和后期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碳酸盐岩油藏中,由于其岩溶孔、洞、缝储集体的严重非均质性特殊地质条件决定了油水关系的复杂性,油藏没有统一的油水界面,用常规的方法很难断定其位置.通过对塔里木油田轮古15区块单井资料的分析,利用各井动静态资料,分析油藏单元的连通性,在同一个油藏单元内,运用原始地层压力和油层中部深度压力参数,推导出地层流体界面位置的计算公式,进而运用到整个研究区,对整个油藏油水界面进行计算,为指导该区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推荐文章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水界面变化规律探讨
塔河
缝洞型
碳酸盐岩油藏管流
水推油
油水界面
变化规律
溶洞系统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原始油水界面的分布评价——以塔河油田4区为例
油水界面
分布评价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
缝洞单元
塔河油田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油藏储量计算方法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
缝洞型油藏
储量计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油水界面计算方法——以塔里木油田轮古15区块为例
来源期刊 石油地质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碳酸盐岩油藏 井间连通性 油水界面 塔里木油田 轮古15区块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油田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69
页数 分类号 TE313
字数 23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217.2012.05.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戈 20 233 6.0 15.0
2 罗宪婴 22 278 8.0 16.0
3 戴传瑞 21 58 4.0 6.0
4 闫晓芳 13 51 4.0 6.0
5 邹伟宏 4 2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7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酸盐岩油藏
井间连通性
油水界面
塔里木油田
轮古15区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地质与工程
双月刊
1673-8217
41-1388/TE
16开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中山路
36-117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7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99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