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心脏性猝死( sudden cardiac death,SCD)从发病到死亡非常快,常发生在看似健康的人,通常又不可预测,死亡率极高,国内院外SCD生存率不到1%,最近我们对珠三角地区191.5万人口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为出院生存率2.85%,而国外先进水平可达到10%~30%.为探索适合我国院外SCD的防治措施,我们在国内最早提出提高院外心搏骤停患者复苏生存率的主要策略,包括:①院外远程生命信息(心电、呼吸、血压)监测;②对高危人群家属心肺复苏(CPR)培训;③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进入家庭及公众启动除颤计划(public access defibrillation,PAD);④建立新型家庭—社区—医院—120急救网络平台.
推荐文章
心脏性猝死危险因素分析预测
心脏性猝死
危险因素
预测
预防
我国全科医生在心脏性猝死防治体系中的作用探讨
心脏性猝死
全科医生
危险因素
健康教育
社区管理
防范心脏性猝死病人医疗纠纷发生的护理管理对策
心脏性猝死
医疗纠纷
护理管理
心脏性猝死的ECG预警指标
心脏性猝死
Tp-Te值
T波电交替
J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脏性猝死的预警与综合防治
来源期刊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脏性猝死 心肺复苏 生存率 预后 治疗 心电监护仪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急诊急救专业领域现状与进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5
页数 分类号 R541.78|R540.41
字数 59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6170.2012.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子通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心肺脑复苏研究所 152 827 15.0 20.0
2 杨正飞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心肺脑复苏研究所 56 198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1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81)
二级引证文献  (104)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2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20(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脏性猝死
心肺复苏
生存率
预后
治疗
心电监护仪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双月刊
1672-6170
51-1669/R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32号
62-261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1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72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