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自组装技术,在铜合金表面制备了单一6-N,N-二丁基胺-1,3,5-三嗪-2,4-硫醇(DB)和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ES)自组装薄膜及二者的复合自组装薄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接触角测量、极化曲线和盐水浸泡实验(0.5M NaCl)对铜合金表面的自组装薄膜的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铜合金相比,经复合自组装薄膜修饰的铜合金表面接触角由85.8°上升到107.3°,提高了铜合金表面的疏水性;红外光谱结果也表明复合自组装薄膜在铜合金表面的形成;极化曲线测试和盐水试验均表明了该复合自组装薄膜有效地提高了铜合金的耐腐蚀能力。
推荐文章
激光微织构与自组装对铝合金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润湿性
激光微织构
自组装
接触角
承载力
硅烷自组装膜对制备于多孔性基底上导电聚吡咯薄膜性能的影响
硅烷偶联剂
自组装膜
聚吡咯薄膜
多孔性
疏水性硅烷复合膜修饰的铜合金表面的防腐性能
铜合金
有机硅烷
复合膜
耐蚀性
自组装硅烷膜对6061铝合金表面耐蚀性影响的研究
铝合金
自组装膜
十二氟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耐蚀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铜合金表面均三嗪二硫醇与硅烷复合自组装薄膜的制备及其耐蚀性
来源期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铜合金 均三嗪二硫醇 自组装薄膜 耐蚀性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4-467,488
页数 分类号 TQ15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 49 488 13.0 20.0
2 王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 146 949 18.0 22.0
3 李彦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 7 28 4.0 5.0
4 曹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 2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
共引文献  (83)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铜合金
均三嗪二硫醇
自组装薄膜
耐蚀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3-2812
33-1307/T
大16开
浙江杭州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材料系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7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24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