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对2011年6月8日河南省周口出现42℃以上极端高温天气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大陆高压脊、850 hPa温度脊与地面暖低压中心是该次周口乃至河南大部出现极端高温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从动力条件和湿度分析可看出,暖高压脊控制下的中高层辐散、近地面层弱辐合的大气下沉运动和湿度较小空气干燥的物理量场配置,引起晴空辐射增温和下沉运动增温,是该次极端高温天气形成的主要物理机制.
推荐文章
2012年6月中旬河南持续性高温天气成因分析
高温天气
温度平流
下沉运动
相对湿度
2013年6月27—28日河南省北部高温天气成因分析
高温
暖低压
下沉气流
暖区
预警
2017年7月河南省高温过程分析及EC数值检验
高温天气
副热带高压
暖中心
EC细网格
河南省周口市大豆一年多点试验分析
大豆
新品系
农艺性状
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11年6月河南周口极端高温分析
来源期刊 农业灾害研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极端高温 大陆高压脊 暖低压 沉增温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1,94
页数 4页 分类号 P423
字数 169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彬 2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
共引文献  (11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6)
195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极端高温
大陆高压脊
暖低压
沉增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灾害研究
双月刊
2095-3305
36-1317/S
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安徽省农科院科研楼6号楼东)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3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9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