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开发能够直接响应电磁波到达方向的天线元件将可以简化天线阵列结构.采用一定的输出电路使环天线成为一个电单极子环天线,实验表明:该电单极子环天线的输出仅与极化作用有关,并且入射方向是影响该环天线输出的一个独立因素.这一特点使得电单极子环天线可以直接响应电磁波到达方向,这将有助于减少阵列中传感元件的数量,而且传感元件也不必共点放置,从而能减小元件之间的互耦.
推荐文章
海水中环天线的辐射特性研究
电磁通信
传播特性
环天线
辐射阻抗
共模环路闭合与开路的天线模型及其计算分析
矩量法
共模辐射
方形环天线
折线电天线
加载天线
短波车载半环天线仿真分析
鞭状天线
半环天线
近垂直入射天波
缝隙环天线耦合的微热辐射计技术研究
缝隙环
天线
微热辐射计
焦面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于DOA测量的闭合环天线研究
来源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环天线 电单极子 极化作用 电磁波到达方向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3-265
页数 分类号 TN823.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涛 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射线束技术与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29 353 9.0 13.0
2 陈洁 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射线束技术与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3 23 3.0 3.0
3 苏颖 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射线束技术与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8 117 7.0 10.0
4 杜树成 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射线束技术与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 10 2.0 3.0
5 赵嘉功 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射线束技术与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环天线
电单极子
极化作用
电磁波到达方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76-0301
11-1991/N
大16开
北京新外大街19号
82-406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2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495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