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长期以来,以威胁、引诱、欺骗方法获取犯罪嫌疑人供述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刑事诉讼法自1979年出台至今,已历经两次修订,一直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方法获取口供.因为对十年文革的恐惧、三次全国性严打的实践以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缺失,导致对以威胁、引诱、欺骗方法获取犯罪嫌疑人供述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正确地对待.立法上缺乏对侦查规律的研究,简单地将之等同于刑讯逼供,必然导致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应当正确评价刑事审讯中的威胁、引诱、欺骗方法.适度的威胁、引诱、欺骗方法是符合侦查规律的,也是得到国外法例和国内政策的支持的.某种意义上说,适度的威胁、引诱、欺骗就是侦查中审讯谋略的运用.就职务犯罪审讯来说,威胁、引诱、欺骗方法的许可程度相较于普通刑事审讯应该更宽.具体有三个标准:采取模糊语言的形式实施威胁、引诱、欺骗方法获取的供述应当采信,二是采取伪造文书的形式实施威胁、引诱、欺骗方法获取的供述应当排除,三是采取其他形式实施威胁、引诱、欺骗方法获取的供述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权衡.
推荐文章
高校职务犯罪探析
高校
职务犯罪
防范
职务犯罪的防范与惩治研究
职务犯罪
预防
惩治
食品监管中的职务犯罪及其预防
食品监管
职务
犯罪
特别
预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如何认识职务犯罪审讯中以威胁、引诱、欺骗方法获取口供的问题
来源期刊 中国刑事法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职务犯罪 审讯 威胁 引诱 欺骗 口供
年,卷(期) 2012,(12) 所属期刊栏目 诉讼理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83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1283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生平 1 19 1.0 1.0
2 钱勇 1 1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0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9)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职务犯罪
审讯
威胁
引诱
欺骗
口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刑事法杂志
双月刊
1007-9017
11-3891/D
大16开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西路5号
82-815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7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59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