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偏向吸入和水平放置的液体射流泵的基本性能和内部流动分别进行了试验和三维数值模拟.数值模拟采用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和SIMPLE算法,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在最高效率工况附近基本重合.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对射流泵内两股流体的混合过程和流动规律进行了分析,发现对于大流量工况(流量比q>0.8),在喉管入口0.6倍喉管直径长度内,出现由局部损失和摩阻损失引起的当地压力比降低,被吸流体能量损失的现象;随着流量比的增大,单位被吸流体获得能量减少,两股流体传能距离增加,速度混合均匀长度为6~8倍喉管直径,大于喉管内压力比达到峰值的长度;喉管内两股流体混合流动过程与形成充分发展湍流过程类似;对偏向吸入的射流泵,吸入腔体内流动不对称,导致内部截面存在二次流动诱导旋涡,但是喉管内二次流动速度远小于主流速度,因此采用二维理论分析能够反映射流泵性能的主要特征.
推荐文章
流动环境中圆孔水平热射流三维数值模拟
圆孔射流
数值模拟
湍流模型
温差
流速比
液体射流泵内部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
射流泵
流场
数值模拟
喷射泵内部流动数值分析
喷射泵
沸水反应堆
粒子图像速度场仪(PIV)
流速测量
基于动网格的三维合成射流器流场数值模拟
数值模拟
合成射流器
动网格
喷口速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液体射流泵内部流动分析:Ⅰ试验与三维数值模拟
来源期刊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射流泵 内部流动 混合过程 试验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泵理论与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5-659
页数 5页 分类号 S277.9|TV131.4
字数 33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530.2012.06.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松林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学院 23 76 5.0 7.0
2 曹树良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78 1375 23.0 33.0
3 王玉川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3 120 6.0 10.0
4 桂绍波 9 17 2.0 4.0
5 高传昌 华业水利水电学院电力学院 1 1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5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射流泵
内部流动
混合过程
试验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月刊
1674-8530
32-1814/TH
大16开
江苏省镇江市梦溪园巷30号
28-82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0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33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