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前人认为黄联关组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由冲积物堆积而成.本文对采自四川省西昌市黄联关镇处的黄联关组上部黄色亚砂土层的7个样品进行光释光(OSL)测年,剔除一个可靠性差的结果,其余6个样品的OSL年龄分布在( 143.3±21.4)ka~(87.4±8.7)ka,显示黄联关组至少是于晚更新世(Q3)早期,末次间冰期间,气候较湿热环境下形成的.
推荐文章
临潼-长安断裂上断层崩积楔光释光测年的探讨
光释光
断层
崩积楔
临潼-长安断裂
香山-天景山断裂活动时代的光释光测年
香山-天景山断裂
光释光测年
古地震
沙漠黄土边界带湖相沉积糜地湾剖面红外释光测年
湖相沉积
钾长石红外释光测年
14C年代
晒退实验
回授信号
陆地和海洋环境演变研究中的释光测年进展
热释光
光释光
海陆交互带
环境演变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联关组形成时代的光释光测年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黄联关组 形成时代 OSL测年 简单多测片法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5-650
页数 分类号 P534.63
字数 58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57.2012.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乔彦松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8 601 13.0 24.0
2 张克旗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2 161 5.0 12.0
3 姚海涛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6 99 3.0 6.0
4 刘萪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8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联关组
形成时代
OSL测年
简单多测片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
双月刊
1000-3657
11-1167/P
大16开
北京市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112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90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