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讨牧草对碱胁迫的光合生理响应,采用营养液砂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HCO3( 0,50,100,150,200 mmol/L)胁迫对黑麦草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和叶黄素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NaHCO3浓度增大,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降低,叶绿素a/b不断提高,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气孔限制值(Ls)下降,胞间CO2浓度(Ci)升高,表明非气孔限制是碱胁迫下Pn降低的主要因素.2)PSⅡ初始荧光(F0)随NaHCO3浓度提高明显上升,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qP)显著下降,非光化学猝灭(NPQ)呈增加趋势.3)随着NaHCO3浓度提高,天线转化效率(Fv'/Fm')降低,激发能在2个光系统间的分配不平衡性(β/a-1)增大,叶片吸收的光能中用于光反应的比例(P)下降,而天线热耗散的比例(D)增加,叶黄素循环脱环氧化状态(A+Z)/(V+A+Z)呈先升后降趋势,表明依赖叶黄素循环的天线热耗散是碱胁迫下黑麦草耗散过剩光能的主要途径.
推荐文章
外源NO对NaHCO3胁迫下黑麦草幼苗光合生理响应的调节
一氧化氮
黑麦草
NaHCO3胁迫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叶黄素循环
黑麦草对铀胁迫的光合响应及铀吸收特性研究
黑麦草
铀(U)
光合气体参数
光合荧光参数
累积特征
黑麦草幼苗在冻融及NaHCO3复合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冻融胁迫
NaHCO3胁迫
黑麦草
生理响应
NaHCO3胁迫下硝酸镧对黑麦草幼苗光合机构的保护作用
硝酸镧
NaHCO3胁迫
黑麦草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Mehler反应
叶黄素循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黑麦草对NaHCO3胁迫的光合生理响应
来源期刊 草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黑麦草 NaHCO3胁迫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叶黄素循环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4-190
页数 分类号 S543+.704|Q945.78
字数 434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建新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省高校陇东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 105 1847 24.0 37.0
2 王鑫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省高校陇东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 65 1322 19.0 35.0
3 王瑞娟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省高校陇东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 21 299 11.0 17.0
4 贾海燕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省高校陇东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 21 135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6)
共引文献  (480)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66)
二级引证文献  (186)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2(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4(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7(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2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5(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6(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7(2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8(4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9(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20(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麦草
NaHCO3胁迫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叶黄素循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草业学报
月刊
1004-5759
62-1105/S
大16开
兰州市嘉峪关西路768号(兰州市61号信箱)
54-84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813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