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窟野河流域把口站温家川站1954—1990年和2006、2008年的洪水记录,运用不同洪水发生频次比较法和流量水位关系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该流域洪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以及年内变化特征,得出窟野河流域的暴雨洪水年际变化大,从洪水频次变化和最大洪峰流量变化可以看出,窟野河流域80年代以前洪峰流量大,洪水发生次数较多,80年代以后洪峰流量急剧减小,2008年的最大洪峰流量仅有89.9m^3/s,创历史最低。显然,最大洪峰流量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趋于变小;而年内洪水主要发生在7-9月,与降水量分配一致。研究区最大洪水流量的变小趋势主要受汛期降水量的减小和人类水土保持活动的影响。温家川站最大洪水的流量一水位过程线主要有逆时针环、顺时针环、单一线型和“8”字形四类单一关系。逆时针环线的出现几率最大,可能受制于高含沙水流、流域地形特性和地貌组成单元等因素。
推荐文章
窟野河"19580710"洪水特性分析
'19580710'洪水
洪水演进
水面比降
浆河
窟野河
窟野河水文特性分析
水文特性
径流
泥沙
洪水
窟野河
1960-2010年窟野河年径流量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径流量
降水量
变化趋势
人类活动
窟野河流域
1954-1993年间窟野河径流量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径流量
变化趋势
双累积曲线
距平百分率
影响因素
窟野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窟野河洪水特性及变化趋势分析
来源期刊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窟野河 洪水 变化趋势 影响因素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96
页数 分类号 P33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随继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58 888 17.0 2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61)
二级引证文献  (42)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窟野河
洪水
变化趋势
影响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月刊
1003-7578
15-1112/N
大16开
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农业大学(东区)247信箱
16-64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1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9019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