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测定生物质裂解油和催化裂解精制油沥青质的平均分子质量和元素含量,计算两种沥青质基本结构单元的平均分子式.通过1H-NMR,13C-NMR波谱计算得到一系列平均结构参数,建立生物质裂解油和催化裂解精制油沥青质的分子模型,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精制后的催化裂解精制油的沥青质含量减少,分子量降低,含氧官能团明显少于生物质裂解油沥青质,而芳环数目增加.由此可见,经过精制反应后的催化裂解精制油沥青质的分子量变小,氧含量降低,芳香度增加,从而会影响生物质油的品质.
推荐文章
小桐子油催化裂解制备烃类物质的研究
小桐子油
催化裂解
烃类物质
生物质热解油精制改性用固体酸催化剂研究进展
生物质
热解
生物油
固体酸
催化剂
生物质半焦对生物质气化中自产焦油的催化裂解
生物质半焦
焦油
干煤气产率
热值
生物质快速裂解液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生物质
生物质燃料油
快速裂解
液化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质裂解油催化裂解精制机理研究(Ⅱ)——生物质油沥青质的分子模型
来源期刊 太阳能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生物质裂解油 催化裂解 精制油 沥青质 平均结构参数 分子模型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3-248
页数 分类号 TK6
字数 24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4-0096.2012.0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颜涌捷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质能源研究中心 139 2404 25.0 41.0
2 许庆利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质能源研究中心 47 374 12.0 15.0
3 李洪宇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质能源研究中心 10 115 6.0 10.0
4 王复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质能源研究中心 22 215 9.0 14.0
5 谢丹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质能源研究中心 5 53 4.0 5.0
6 黄清发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质能源研究中心 5 40 4.0 5.0
7 戎欣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质能源研究中心 4 3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质裂解油
催化裂解
精制油
沥青质
平均结构参数
分子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太阳能学报
月刊
0254-0096
11-2082/TK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2-16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68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778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