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腹针联合佩药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临床确诊为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取腹针联合佩药疗法治疗,对照组口服路优泰片治疗,2组均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评价其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HAMD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4例,痊愈率为10%,显效10例,显效率为25%,有效21例,有效率52.5%,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痊愈5例,痊愈率为12.5%,显效12例,显效率为30%,有效19例,有效率47.5%,总有效率为90%,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无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8例出现头晕、疲劳、胃肠不适等症状.结论 腹针联合佩药疗法治疗抑郁症是有效的、安全的.
推荐文章
腹针疗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研究
中风后抑郁症
薄氏腹针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定量表
Barthel量表
针灸疗法
腹针治疗抑郁症验案1例
腹针
抑郁症
验案
牛庆强
瑶药三钻散联合瑶医脐药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34例
瑶医
瑶药
胃痛
三钻散
脐药
脾胃虚寒
疗效评价
中医五音疗法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五音疗法
抑郁症
郁证
作用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腹针联合佩药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腹针 佩药疗法 抑郁症 HAMD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0-132
页数 分类号 R246.6
字数 29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5005.2012.0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攀 广西中医学院壮医药学院 69 284 10.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11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3)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腹针
佩药疗法
抑郁症
HAMD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2-0482
32-1247/R
大16开
南京市仙林大道138号
28-232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64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