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摘要:
以鄂南玉米地、紫穗槐/玉米地、香根草/玉米地、紫穗槐林地、香根草草地与撂荒地6种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箱法,对夏玉米生长期间土壤CO2和N2O通量及影响因子进行了测定,研究我国北亚热带丘陵红壤区农田改变为林(草)地和农林(草)复合系统后土壤CO2和N2O排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万武改变后,撂荒地土壤CO2排放量明显低于其他5种土地利用类型,但紫穗槐/玉米地、单作玉米地、香根草/玉米地、紫穗槐林地、香根草草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土壤CO2排放量差异不显著.(2)玉米生长期间,6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N2O排放总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紫穗槐/玉米地(508g·hm-2·a-1).紫穗槐林地(470g·hm-2·a-1)、撂荒地(390g·hm-2·a-1)、香根草/玉米地(373g·hm-2·a-1)、香根草草地(372g·hm-2a-1)、单作玉米地(285g·hm-2·a-1).(3)土壤CO2通量与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含水量无显著相关关系;土壤N2O通量与土壤氮素净矿化率呈显著线性相关,但与土壤无机氮和土壤含水量无显著相关关系.农田改变为农林(草)复合系统可能潜在地增加土壤CO2和N2O排放;农田改变为林(草)地可能潜在地减少土壤CO2排放,增加土壤N2O排放.
推荐文章
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华北农田CO2、N2O排放的影响
生物炭
秸秆还田
CO2
N2O
综合增温潜势
华北农田
沼液灌溉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CO2、N2O排放规律的影响
沼液灌溉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CO2
N2O
累积排放量
作物产量
添加生物黑炭对茶园土壤CO2、N2O排放的影响
生物黑炭
茶园土壤
CO2排放
N2O排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农田改为农林(草)复合系统对红壤CO2和N2O排放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学科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 农林(草)复合系统 土地利用变化 红壤 CO2和N2O排放
年,卷(期) 2012,(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1-1196
页数 分类号 X5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11.2012.0119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崇法 华中农业大学水土保持研究中心 158 4441 33.0 60.0
2 丁树文 华中农业大学水土保持研究中心 100 2878 23.0 52.0
3 郭忠录 华中农业大学水土保持研究中心 34 207 7.0 13.0
4 李朝霞 华中农业大学水土保持研究中心 51 1184 20.0 33.0
5 郑珉娇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0)
共引文献  (223)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退耕还林(草)
农林(草)复合系统
土地利用变化
红壤
CO2和N2O排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月刊
2096-6237
13-1432/S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901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