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SK-1井泉头组岩心的详细观察与描述,并结合测井曲线特征,开展了泉头组沉积微相的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Ⅲ级、Ⅳ级、Ⅴ级及米级旋回。通过对所划分的旋回地层进行Fischer图解分析,建立了反映泉头组地层叠置关系的旋回地层格架。利用测井谱分析,结合前人分析测试得到的松辽盆地泉头组的绝对年龄,对各级旋回进行周期计算,发现Ⅴ级旋回周期约为112ka,Ⅳ级旋回周期约为379ka,分别与米兰科维奇偏心率短周期85~140ka和长周期350~400ka相对应,从而表明SK-1井旋回地层的形成受米兰科维奇旋回的控制。此研究结果为早白垩世气候变化对旋回地层的影响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辽北早白垩世泉头组沉积体系
泉头组
旋回层序
基本层序
层序
沉积体系
昌图盆地
辽宁昌图上白垩统泉头组恐龙蛋化石的分类订正
辽宁昌图
晚白垩世
泉头组
恐龙蛋
圆形蛋类
塔里木盆地下石炭统巴楚组米级碳酸盐旋回
高频海平面变化
Fischer图解
米级碳酸盐旋回
生屑灰岩段
松辽盆地北部下白垩统泉头组三、四段碳酸盐胶结物分布及其主控因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基准面旋回
松辽盆地
泉头组
碳酸盐胶结物
成岩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SK-1井下白垩统泉头组米级旋回研究
来源期刊 岩性油气藏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旋回地层学 沉积相 米级旋回 米兰科维奇周期 松辽盆地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121.3
字数 133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建国 49 559 15.0 21.0
2 魏东涛 20 235 7.0 15.0
3 郭娟娟 16 103 5.0 10.0
4 付建伟 18 123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9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旋回地层学
沉积相
米级旋回
米兰科维奇周期
松辽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性油气藏
双月刊
1673-8926
62-1195/TE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儿湾路535号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2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07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