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福氏志贺氏痢疾杆菌感染后肠功能紊乱大鼠,肠道黏膜树突状细胞(DC)表面分子CD11c与共刺激分子CD80 、CD86及血管活性肠态受体(VIPR)1、2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用福氏志贺氏痢疾杆菌灌胃造感染后肠功能紊乱模型.行大鼠回肠末端和远端结肠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评分,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肠道黏膜表面分子CD11c、CD80、CD86及VIPR1和VIPR2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回肠末端和远端结肠的大体形态及组织学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回肠末端CD11c、CD80及CD86阳性表达面积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实验组大鼠远端结肠CD11c、CD80、CD86、VIPR2,以及回肠末端VIPR1、VIPR2阳性表达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感染后肠功能紊乱大鼠,DC细胞可能参与远端结肠免疫激活,VIPR2对DC细胞免疫具有调节功能;回肠末端VIPR1、VIPR2在肠功能紊乱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从树突状细胞探讨肠源性感染的成因
失血性休克
树突状细胞
肠源性感染
感染后肠功能紊乱大鼠外周血细胞因子IL-1β、IL-4表达
肠易激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4
疾痢,杆菌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鼠感染后肠功能紊乱树突状细胞及血管活性肠态受体的变化
来源期刊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肠功能紊乱 树突状细胞 血管活性肠态受体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其他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3-436
页数 分类号 R574
字数 29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5709.2012.04.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巧民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消化内科 103 832 15.0 22.0
2 宋继中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消化内科 27 304 9.0 16.0
3 徐雪梅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消化内科 9 61 5.0 7.0
4 周正 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肠功能紊乱
树突状细胞
血管活性肠态受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月刊
1006-5709
41-1221/R
16开
郑州市大学路40号
36-159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6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852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