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腹腔镜手术4个成串刺激(train of four,TOF)监测T1低于20%肌松程度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肠道肿瘤手术患者20例,麻醉方法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全麻前将麻醉平面控制于T6以下水平.全身麻醉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肌松监测采用TOFWATCH SX肌松监测仪监测TOF,肌松药物采用非去极化肌松剂罗库溴铵,诱导剂量0.6 mg/kg,追加时机为T1恢复至20%,追加剂量0.15 mg/kg.记录首次给予肌松剂至T1恢复至20%的时间,每次追加药物时间至T1恢复20%时间,最后一次追加至4个成串刺激比值(train of four ratio,TOFR)恢复至0.9的时间,术中肌松剂使用剂量.记录术中肌松效果评价,包括术者抱怨肌紧张和患者体动反应.记录拔管后残余肌松并随访24h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结果 本组中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65岁;体质指数(23.2±3.9)kg/m2;手术时间(202.6±73.0)min,罗库溴铵用量(116.7±27.1 )mg.所有患者无体动反应,术者抱怨腹肌紧张患者4例.术毕拔管时间( 10.8±6.7)min,拔管后TOF中位数为107%,无残余肌松,随访24h无呼吸系统并发症.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颤搐高度T1控制目标在20%以下可以满足大部分腹腔镜手术肌松要求.
推荐文章
无肌松药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无肌松药
腹腔镜
瑞芬太尼
丙泊酚
单孔腹腔镜和传统腹腔镜根治术治疗T1~3期乙状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乙状结肠癌
单孔腹腔镜手术
传统腹腔镜手术
临床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TOF监测T1低于20%的肌松效应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北京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4个成串刺激 残余肌松 非去极化肌松剂
年,卷(期) 2012,(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9-692
页数 分类号 R4
字数 313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天龙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科 306 1453 16.0 21.0
2 徐国勋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科 17 53 5.0 6.0
3 刘清海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科 29 98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4个成串刺激
残余肌松
非去极化肌松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医学
月刊
0253-9713
11-2273/R
大16开
北京市东单三条甲7号
2-72
196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49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295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