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查明中国河流中As等重金属元素的分布规律,于2007-2008年分丰水期和枯水期对中国东部30余条入海河流水体、悬浮物统一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东部河流中As元素溶解态含量均值为3.1 μg/L,同世界河流相比,明显偏高;且频率分布直方图具有多个峰值,反映出明显的人为污染.利用富集系数的研究表明,悬浮物同样受到较明显的人为污染.As在河水中的迁移形式以溶解态为主,pH值和温度对As的迁移形式有明显影响.流域内岩石类型对河流中As含量影响显著,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类广泛分布的流域河水中As含量明显偏高,花岗岩及中、深变质岩广泛分布的流域河流中As含量则偏小.利用生活、工业污水作为As元素人为来源端元,对海河、黄河、长江、珠江等河流人为源进行了估算,分别为46.7%、18.7%、13.5%、8.3%.
推荐文章
渤海湾主要入海河流入海口沉积物有机氯农药污染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有机氯农药
渤海湾主要入海河流
污染特征
来源分析
中国主要入海河流河口集水区划分与分类
近海流域
河口集水区
分类
GIS
中国东部主要入海河流河口区地球化学特征:理化指标与水溶态元素浓度
入海河流
理化指标
常量和微量元素
水溶态浓度
气候分带
流域地球化学背景
人为污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东部主要入海河流As元素分布、来源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现代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砷元素 分布 来源 人为污染 中国东部河流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水文地质学与环境地球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124
页数 分类号 X142|P59
字数 73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527.2012.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国华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58 1473 20.0 37.0
2 杨忠芳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101 1932 24.0 39.0
3 余涛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4 338 11.0 18.0
4 夏学齐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6 374 13.0 18.0
5 侯青叶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42 840 19.0 28.0
6 柳青青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3 29 2.0 3.0
7 翟大兴 1 2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6)
共引文献  (1043)
参考文献  (3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125)
二级引证文献  (67)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6(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7(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1998(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9(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3(3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4(4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5(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7(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2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9(2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砷元素
分布
来源
人为污染
中国东部河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地质
双月刊
1000-8527
11-2035/P
大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
18-119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6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71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