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反成配伍方法是祖国医学大胆而独特的创举,是中医药哲学精华的完美体现.反成配伍并非简单地将性味相反的药物组合在一起,其蕴含着高深的科学原理和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在临床应用中,只有符合法度,尺度适宜,才可获效.通过研读前辈中医方剂配伍规律,试从阴阳、生克、升降、上下、散收、寒热、补泻、润燥、动静、刚柔十个方面探析中医方剂反成配伍合度规律.
推荐文章
中医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思考
研究思路
方剂
配伍规律
利用稀疏表达学习挖掘中医方剂功效配伍
功效配伍
方剂
稀疏表达学习
逻辑斯蒂
L1正则化
基于文本分类技术计算中医方剂相似度
中医方剂
文本分类
相似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医方剂反成配伍“十合度”
来源期刊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反成配伍 合度 方剂学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医史文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
页数 分类号 R223
字数 35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0258.2012.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林森 3 1 1.0 1.0
2 万晓春 贵州省人民医院中医科 15 52 4.0 6.0
3 冯泳 97 447 12.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反成配伍
合度
方剂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双月刊
1671-0258
14-1265/R
山西省高校园区(晋中市榆次区)大学街121号 山西中医学院行政楼311室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8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38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