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刚毛藻(Cladophora glomerata)藻膜系统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着重考察了对氮、磷、TC、TOC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静态试验下连续处理5d,第4d时刚毛藻藻膜系统对氮、磷、TC、TOC的去除效果明显,对TN、NH4+-N、NO3-N、NO2-N、TP、PO43--P、TC及TOC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7.51%、96.81%、99.74%、83.01%、94.87%、98.68%、84.24%和50.09%,试验过程中pH值由7.68上升至9.62.利用SAS软件分析实验数据,不同形式氮变化与不同形式磷和碳变化之间的相关主要是NH4+-N和PO43--P之间的正相关,表明水体中NH4+-N和PO43--P的浓度是其他污染物去除率的主要影响因素.TP和TOC之间关系为显著负相关,表明藻体吸收降解磷的同时,将会影响到TOC的升高.本实验水体中磷是限制因素,当TP含量较低时,应及时将藻膜系统移出水体,防止二次污染.
推荐文章
富营养化水体的生物控藻技术概述
富营养化
生物控藻
生物操纵法
浅谈富营养化水体藻毒素产生、检测及去除
富营养化
微囊藻
藻毒素
产生机制和检测
降解
微污染原水给水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刚毛藻藻膜系统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富营养化水体 TC TOC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与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2-305
页数 分类号 X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德菊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42 884 15.0 29.0
2 田忠峰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12 2.0 2.0
3 徐辉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8 49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富营养化水体
TC
TOC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2-352X
34-1162/S
大16开
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81
总下载数(次)
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