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清毒安肾胶囊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 色谱条件为Ultimate XB-C18(3.0 mm×150mm,3μm)色谱柱,以乙腈(A)-0.04%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非线性梯度洗脱,洗脱程序如下:0~10min(2%→18%A),10~20min(18%A),20~55min(18%→30%A),55~90min(30%→88%A);检测波长:203 nm、260 nm;流速:0.6 mL·min-1;柱温:30℃.结果 该指纹图谱中,确定了34个共有色谱峰,可检出清毒安肾胶囊中9味药材;并采用RRLC/MS/MS及HPLC-PDA鉴定了指纹图谱中20个化学成分.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清毒安肾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
推荐文章
中药山茱萸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其聚类分析
山茱萸
指纹图谱
模糊聚类分析
峰重叠率
清毒安肾胶囊LC-MS指纹图谱与应用
清毒安肾胶囊
LC-MS
指纹图谱
川芎药材活性部位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定性分析方法
川芎
活性部位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清毒安肾胶囊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南药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清毒安肾胶囊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年,卷(期) 2012,(11)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指纹图谱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7-850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57.7|R284.1
字数 46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2981.2012.11.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薇薇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50 2728 25.0 47.0
2 彭维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69 480 12.0 17.0
3 陈思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2 32 4.0 5.0
4 范罗嫡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5 1.0 2.0
5 曹晖 2 5 1.0 2.0
6 郑文燕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12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19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清毒安肾胶囊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药学
月刊
1672-2981
43-1408/R
大16开
长沙市人民中路139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
42-29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2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61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