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消除电缆出线速度和线芯振动等对偏心检测的影响,将X射线准直扫描方式改为扇形束非扫描曝光方式,X射线线阵CCD产生的光电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和A/D转换后,成像为一条数据曲线,通过提取其特征突变点等信息,重构出电缆检测截面的轮廓图,从而计算出电缆线芯的直径、层数、各层在任意指定方向的厚度和偏心度等;扫描模式、特征信息提取和数据处理方法的改变,使得关键性的原理误差和系统的响应时间显著减少,仪器的结构大大简化,造价大幅下降;新的监测方法不需要预置任何已知的参数,可广泛用于交联电缆绝缘层偏心度等的在线监测.
推荐文章
配网电力电缆故障探测的新方法探讨
电力电缆
高频感应
红外热象
故障探测
测井电缆深度记号标定新方法实现的研究与应用
测井电缆
深度记号
标准井
累计误差
电力电缆绝缘击穿点定位的新方法
电力电缆
绝缘击穿
定位
偏心型核磁共振测井评价页岩油储层新方法
测井评价
吉木萨尔页岩油储层
偏心型核磁共振
储层分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交联电缆偏心监测的新方法
来源期刊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X射线 CCD 交联电缆 偏心度 探测技术
年,卷(期) 2012,(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6-122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L271.7
字数 346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邹树梁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 259 1707 19.0 32.0
2 凌球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 78 367 10.0 13.0
3 刘亚春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 14 15 2.0 3.0
4 汤冠军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X射线
CCD
交联电缆
偏心度
探测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双月刊
0258-0934
11-2016/TL
大16开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宏达南路3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79
总下载数(次)
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