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跨文化形象学”之所以出现,与当下中国文化自觉的问题有关.西方的中国形象之所以重要,并非因为它是“西方”的,而是因为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是“跨文化形象学”中国问题的起点.从西方现代性精神结构中中国形象的生成,到中国形象跨文化传播中西方的话语霸权,时隐时现的始终是西方现代性观念与制度中的某种致命因素,即深植于西方现代性精神核心同体异构、相互关联的两种力量——自我认同与异己分化.表面上全球化的中国形象网络,实际已被西方的中国形象程序所操控,这才是隐藏在全球主义中转移病变的最危险的东方主义因素.如果以专业的方式“解构”西方中国形象的文化霸权,那么,这种文化霸权既包括西方建构的,也包括跨文化移植的.就后者而言,俄罗斯、印度、日本这三个国家与中国地理相邻、文化相关.在当今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中,与它们的关系,构成21世纪中国最敏感也最危险的国际关系;而它们的中国形象,构成它们面对中国的地缘政治想象与国家战略背后最深层的文化动机,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和平崛起.风靡一时的后殖民主义批判理论或许能“解构”西方文化霸权,并不一定能“解放”中国现代性思想主体.因为,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这一理论工具既未面对“中国问题”,又未能解释“中国问题”.倘若在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前提与方法下进行“跨文化形象学”研究,至多是一种“反西方中心的西方中心主义”,它最终会误导“中国思想”迷失了“中国问题”.
推荐文章
对西方个人主义的辩证反思
个人主义
进步性
局限性
反思
西方中世纪音乐中的女性
中世纪音乐
女性
音乐教育
当前西方对资本主义困境的反思
资本主义制度
政治困境
反思
西方
国家资本主义
新自由主义
新兴经济体
市场模式
西方理性主义文艺之渊源
西方文艺
理性主义
渊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又一种“反西方中心的西方中心主义”——由答周云龙质疑引出的反思
来源期刊 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分册 学科
关键词 跨文化研究 中国形象 后殖民主义 中国问题与中国思想
年,卷(期) 2012,(10)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争鸣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91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宁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71 839 15.0 2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跨文化研究
中国形象
后殖民主义
中国问题与中国思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分册
月刊
1001-2788
11-4296/G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甲59号文化大厦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