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着重从古缝合带人手,结合地层、变质相、岩浆岩及矿产分布特征,将西秦岭划分为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中秦岭海西褶皱带、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又分为碌曲-成县逆冲推覆构造带、迭部-武都逆冲推覆构造带、玛曲-文县逆冲推覆构造带)及碧口地体等构造单元.该区几经秦岭造山带活动的影响和相邻褶皱系的干扰,形成七个成矿区,各区有着不同的地层结构,不同的构造特征,经受了多次不同的地质作用,从而也有着各自特殊的成矿专属性;就成矿而言各大断裂的低序次配套构造,往往是容矿场所,而印支期岩体的边部,成矿几率则更高.
推荐文章
甘肃西秦岭地区金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控矿因素
找矿方向
金矿
西秦岭
甘肃
甘肃西秦岭地区金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研究
西秦岭
控矿因素
成矿类型
地质构造
金矿
西秦岭造山带的演化、构造格局和性质
西秦岭造山带
显生宙以来
构造演化
构造格局
造山带性质
西秦岭李坝式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李坝式金矿床
地球化学
找矿方向
西秦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秦岭构造格局及找矿方向
来源期刊 甘肃冶金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构造格局 找矿方向 成矿区带 西秦岭造山带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94
页数 分类号 P612
字数 37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4461.2012.01.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自成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8 37 2.0 5.0
2 刘一平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10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构造格局
找矿方向
成矿区带
西秦岭造山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甘肃冶金
双月刊
1672-4461
62-1053/TF
大16开
甘肃省白银市人民路19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8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1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