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HVDC输电线路离子流场的计算对于输电线路的设计和电磁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在Deutsch假设的基础上对地面离子流场进行解析求解.根据输电线路电力线分布特点,建立了适用于多回输电线路的离子流场算法并探讨了输电线路极性排列方式对于离子流场的影响.该算法可考虑正、负极性导线的起晕差异,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有较高的吻合度,并对各种线路结构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双回线路极性排列方式对于合成电场最大值影响不大,而离子流密度则受到较大影响;在不考虑输电线其他结构参数的情况下,双回输电线路以--/++的极性排列方式最优;地线的存在对于双回线路地面离子流场并无明显影响.
推荐文章
计及地电位升高的HVDC输电线路离子流场的计算
地电位
HVDC输电线路
Deutsch假设
离子流场
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相导线布置形式研究
同塔多回
相导线布置
工频电场
自然功率
线路阻抗
基于有限元法的±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离子流场计算
HVDC
有限元法
离子流
地面离子流密度
地面场强
交直流同塔三回输电线路地面电场的预测分析
电晕放电
电场
混合线路
离子流密度
数值计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回HVDC输电线路地面离子流场的计算
来源期刊 高压电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HVDC 多回输电线路 Deutsch假设 合成电场 离子流密度 极性排列方式
年,卷(期) 2012,(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6
页数 分类号 TM15|TM76
字数 369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龙兆芝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计量研究所 15 46 4.0 6.0
2 刘少波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计量研究所 12 34 3.0 5.0
3 鲁非 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3 18 2.0 3.0
4 雷民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计量研究所 18 119 5.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
共引文献  (115)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HVDC
多回输电线路
Deutsch假设
合成电场
离子流密度
极性排列方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压电器
月刊
1001-1609
61-1127/TM
大16开
西安市西二环北段18号
52-36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32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586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