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正交试验法,获得了较佳的碳钢膏剂渗硼工艺及渗剂配方,分别研究了45钢及T10钢膏剂渗硼后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渗硼层及基体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45钢在渗硼后渗层显微硬度均在1 130 HV以上,厚度皆在110 μm以上;T10钢渗硼后的渗层厚度均在60μm以上,渗层的显微硬度均在1 360 HV以上;热处理对渗硼层的硬度及厚度没有影响,但对基体组织及性能有明显影响;渗硼后采用淬火及低温回火工艺,可使基体获得回火马氏体组织,从而提高了基体的硬度,减小了基体与渗硼层的硬度差,也提高了基体对渗硼层的支撑作用.
推荐文章
碳化钨钢结硬质合金膏剂渗硼的研究
碳化钨
钢结硬质合金
渗硼
Q235低碳钢等离子体电解硼碳共渗处理及性能分析
等离子体电解渗
硼碳共渗
腐蚀
摩擦磨损
气门锻模渗硼工艺研究
3Cr2W8V
模具
渗硼
热处理
热处理工艺对甘油/热处理木材性能的影响
甘油
热处理
平衡含水率
吸湿抗胀率
强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碳钢膏剂渗硼后的热处理工艺及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碳钢 膏剂渗硼 显微硬度 渗硼层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101
页数 分类号 TG178
字数 22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159X.2012.01.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应荣 西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9 141 5.0 7.0
2 刘锦云 西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1 200 7.0 10.0
3 廖磊 西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6 18 3.0 3.0
4 冯悦 西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3 1.0 1.0
5 孙辉 西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3 1.0 1.0
6 朱成敬 西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钢
膏剂渗硼
显微硬度
渗硼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159X
51-1686/N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9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613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