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探讨大肠杆菌ompW基因敲除后,硫酸新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对敲除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和生存率的影响,进而分析OmpW的功能.[方法]运用Red重组技术将大肠杆菌K12染色体上基因ompW敲除,构建缺陷株△ompW.然后分别测定硫酸新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对正常菌和△ompW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次抑菌浓度(1/2 MIC)下K12和△ompW菌的生存率.[结果]经PCR鉴定和通过提取膜蛋白进行western blot 分析表明,成功获得ompW敲除菌.抗生素分析表明,K12菌对硫酸新霉素的MIC为8.0 μg/mL,生存率为98.0%;△ompW菌对新霉素的MIC为1.7 μg/mL,而其生存率仅为39.0%.而k12对氨苄新霉素的MIC为16.0 μg/mL,△ompW为3.3 μg/mL;1/2 MIC下K12生存率为70.4%,而△ompW为30.3%.[结论]ompW基因缺陷株对两抗生素的敏感性大大增强,表明ompW在细菌抗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肠杆菌外膜蛋白ompW基因敲除菌的构建及其对两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来源期刊 微生物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Red同源重组 外膜蛋白 OmpW 最小抑菌浓度 生存率
年,卷(期) 2012,(8) 所属期刊栏目 侵染和免疫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1026
页数 分类号 Q9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辅昆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9 150 7.0 10.0
2 潘建义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3 21 3.0 4.0
3 吴贤斌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11 2.0 2.0
4 邹海杰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11 2.0 2.0
5 田丽花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Red同源重组
外膜蛋白
OmpW
最小抑菌浓度
生存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生物学报
月刊
0001-6209
11-1995/Q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中科院微生物所内
2-504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59
总下载数(次)
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