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生物状态和人端粒酶RNA组分(hTERC)基因扩增与子宫颈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ISH)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分别检测114例宫颈石蜡包埋组织HPV生物状态及hTERC基因的异常扩增.结果:在非CIN、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宫颈组织标本中hTERC基因表达率分别为2.78%、10.00%、50.00% 、78.37%和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56,P<0.001).随着病变程度升高,HPV整合发生率逐渐升高(0.0%、10.00%、18.75%、72.97%、80.00%).不同程度的宫颈病变HPV整合率有显著差异(x2 =52.49,P<0.001).其中,非CIN组与CINⅢ、宫颈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NⅠ与CINⅢ、宫颈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NⅡ与CINⅢ、宫颈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PV DNA整合情况和hTERC基因扩增情况一致,用两种方法预测宫颈癌的效果一致.结论:HPV生物状态和TERC基因扩增与子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相关.HPV感染与HPV整合、端粒酶激活有时序性差异,但HPV整合和hTERC基因扩增的时序性和关联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推荐文章
宫颈病变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性研究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人类染色体端粒酶
原位杂交,荧光
人乳头瘤病毒
端粒及端粒酶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
端粒
端粒酶
宫颈癌
癌前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
宫颈癌
人乳头病毒
疫苗
宫颈肿瘤
宫颈端粒酶hTERC基因的表达和人乳头瘤病毒的型别关系的临床研究
hTERC基因
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
宫颈癌
预测指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乳头瘤病毒生物状态和人端粒酶RNA组分基因扩增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来源期刊 现代妇产科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肿瘤 荧光原位杂交 端粒酶 基因成分 RNA组分基因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0-204
页数 分类号 R737.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惠蓉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288 1447 18.0 26.0
2 乔玉环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142 898 13.0 21.0
3 郭瑞霞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140 705 15.0 21.0
4 张瑞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103 485 12.0 17.0
5 王新燕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15 46 3.0 6.0
6 贠文晶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4 12 2.0 3.0
7 林雁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肿瘤
荧光原位杂交
端粒酶
基因成分
RNA组分基因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妇产科进展
月刊
1004-7379
37-1211/R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西路107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
24-104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1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05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