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委内瑞拉马拉开波盆地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裂谷、被动大陆边缘、前陆盆地和马拉开波向斜4个演化阶段,对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从石油地质条件对构造作用的地质响应出发,探讨了构造演化对盆地烃源岩、储层、圈闭类型以及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受构造作用影响,烃源岩发育南薄北厚,沉积中心也发生迁移,形成3个向不同方向增厚的碎屑岩楔体,构成了马拉开波盆地的主要储层,并引起烃源岩埋深的变化,导致生烃条件的多期变化.同时,构造作用还控制了不同层系主要的圈闭类型,而早期与裂谷作用相关的断层在后期构造作用下的复活或反转,为油气提供了主要的运移通道.此外,盆地区域性的倾斜也为油气的运移提供了大的构造格局.
推荐文章
委内瑞拉油气资源及勘探开发潜力分析
选区
油气资源
潜力分析
马拉开波盆地
东委内瑞拉盆地
委内瑞拉
苏北—南黄海盆地构造热演化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苏北—南黄海盆地
磷灰石裂变径迹
构造热演化
古生代
烃源岩
二次生烃
“古生新储”型油气藏
三水盆地的构造演化及油气地质特征
三水盆地
构造演化
油气
地质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委内瑞拉马拉开波盆地构造演化对油气的控制
来源期刊 现代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构造演化 地质响应 控制作用 马拉开波盆地 委内瑞拉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地质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138
页数 分类号 TE121.1
字数 51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527.2012.01.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成鹏 17 150 7.0 12.0
2 汪伟光 7 70 3.0 7.0
3 喻莲 6 34 3.0 5.0
4 琚亮 3 1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构造演化
地质响应
控制作用
马拉开波盆地
委内瑞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地质
双月刊
1000-8527
11-2035/P
大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
18-119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6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71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