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比较了大穗型小麦品种泰农18和多穗型品种济南17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可溶性蛋白和总糖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对不同程度弱光响应的差异,为黄淮麦区小麦高产稳产栽培及品种选用提供理论依据.从开花期至成熟期分别对两品种进行25% (S1)、50% (S2)和90%(S3)的弱光处理,以正常光照(S0)为对照.结果表明,Sl和S2处理提高了小麦灌浆期内旗叶叶绿素含量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而S3处理提高了花后0-6 d旗叶叶绿素含量和Fv/Fm,之后显著低于对照:随弱光程度增强旗叶花后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升高,而叶绿素a/b比降低.S2和S3处理显著抑制了旗叶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旗叶Pn、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总糖含量;而S1处理增强了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了小麦旗叶Pn、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相同处理条件下,与泰农18相比,济南17的旗叶叶绿素含量较高,光系统Ⅱ (PSⅡ)活性较强,同时抗氧化酶活性下降较慢,膜脂过氧化程度低,使叶片功能免受破坏,保证了光合作用的进行.75%光照条件下(S1)的小麦抗氧化酶具有较高活性,叶片膜脂化程度低,抗逆性较强,旗叶Pn高值持续期长,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多穗型品种比大穗型品种更能适应黄淮麦区小麦生育后期光照不足的生产条件.
推荐文章
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旗叶光合特性及氮素调控效应
冬小麦
两种穗型
光合特性
氮素调控
开放式臭氧浓度升高条件下不同敏感型小麦品种的光合特性
臭氧(O3)
小麦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可溶性蛋白
Rubisco
三种栽培模式下不同基因型冬小麦旗叶衰老代谢比较
冬小麦
栽培模式
叶片衰老
活性氧代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弱光条件下不同穗型小麦品种旗叶光合特性和抗氧化代谢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冬小麦 穗型 弱光 光合特性 抗氧化代谢
年,卷(期) 2012,(7)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95-1306
页数 分类号 S51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6.2012.0129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4)
共引文献  (675)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240)
二级引证文献  (182)
194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24)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2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7(46)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8(4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9(5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5)
2020(1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冬小麦
穗型
弱光
光合特性
抗氧化代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