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施用生物质炭对土壤碳组分的潜在影响,通过室内2年盆栽培养试验研究施用不同用量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碳积累、有机碳稳定性、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并与施用等碳量的小麦秸秆、酸洗生物质炭(去除生物质炭中的速效养分)及同时施用小麦秸秆与生物质炭的处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质炭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增加土壤有机碳的氧化稳定性,降低土壤水溶性有机碳。施用生物质可在短时间内增加微生物量碳,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其微生物量碳逐渐下降,最终明显低于对照土壤(不施有机物料的处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下降可能与生物质炭对其吸附固定有关,而短时间内激发微生物量碳增加可能与施入生物质炭增加了土壤有效养分、改善土壤微生物生长环境有关。研究结果认为,长期单一施用生物质炭可能会引起土壤有机质生物活性的下降,但生物质炭与一般生物质有机肥配合施用可减免这些负影响。
推荐文章
秸秆生物炭配施沼液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影响
沼液
生物炭
混掺量
混掺厚度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全氮
菜籽饼粕对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菜籽饼粕
有机质
蛋白酶
脲酶
蔗糖酶
过氧化氢酶
生物结皮影响下的土壤有机质分异特征
生物结皮
土壤有机质
积累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从土壤腐殖质分组到分子有机质组学认识土壤有机质本质
土壤有机质
土壤腐殖质
腐殖质组学
生物标志物
分子有机质组学
结构功能关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质活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生物质炭 土壤活性有机物质 有机碳的氧化稳定性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7-131,137
页数 分类号 S153.6
字数 607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红娟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土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2 226 2.0 2.0
2 Walelign D Bayou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土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1 18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1)
同被引文献  (805)
二级引证文献  (1249)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2)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4)
  • 引证文献(21)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5(100)
  • 引证文献(28)
  • 二级引证文献(72)
2016(190)
  • 引证文献(33)
  • 二级引证文献(157)
2017(277)
  • 引证文献(28)
  • 二级引证文献(249)
2018(336)
  • 引证文献(28)
  • 二级引证文献(308)
2019(355)
  • 引证文献(30)
  • 二级引证文献(325)
2020(1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质炭
土壤活性有机物质
有机碳的氧化稳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学报
双月刊
1009-2242
61-1362/TV
大16开
陕西杨陵区西农路26号
52-150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65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