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咏物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王国中的一支奇葩,它发端于屈原的《橘颂》,至唐代李商隐,在题材的发掘与深化方面、创作手法的个性化方面、诗歌意象的选取和寄寓方面,更是代表了咏物诗发展的新境界。文章拟从此二人诗作的比较中,探讨咏物诗在“托物言志”、客体与主体关系、象征手法运用等方面的发展脉络,体会咏物诗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
推荐文章
李商隐咏物诗现代心理学解读
李商隐
咏物诗
现代心理学
元白咏物诗的题材特点
元稹
白居易
咏物诗
题材
拓展
六朝咏物诗人间的交流与创作情境
六朝
咏物诗
创作情境
群体性交流
论李商隐咏史诗中过人的政治胆识
李商隐
咏史诗
政治胆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屈原、李商隐咏物诗之比较
来源期刊 陕西教育:高教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咏物诗 托物言志 象征 形神关系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6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3.3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黎华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 15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咏物诗
托物言志
象征
形神关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教育:高教版
月刊
1002-2058
61-1018/G4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药王洞155号
52-175
出版文献量(篇)
1010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