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略阳玉首次发现于勉-略缝合带内.该玉石颜色呈翠绿色与白色相间,半透明,具有油脂光泽,致密结构,硬度较大.通过手标本、薄片观察、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以及拉曼光谱等方法,综合分析了略阳玉的宏观与微观特征.研究表明:略阳玉主要由石英和菱镁矿组成,岩石名称为菱镁石英岩,是超基性岩蚀变而形成的.玉石矿物分布均匀,矿物结晶程度不好,颗粒细致,成微结构.玉石主量元素分析表明:SiO2的含量分别为30.72%~44.53%,Mg/Fe原子比为9.206~14.297.玉石微量元素显示,玉石中Cr和Ni含量极高,导致玉石呈鲜绿色.略阳玉稀土含量非常低.综合主、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玉石原岩应为镁质超基性岩,玉石是碳酸岩及部分硅质溶液交代了超基性岩发生蚀变而形成.研究显示略阳玉质地均匀致密,结晶程度差,满足作为玉石的条件.
推荐文章
伴生金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方法
伴生金
工艺矿物学
工艺配分
理想回收率
台山玉矿物学特征研究
台山玉
黄蜡石
宝石学特征
矿物学特征
广东江门
一种仿独山玉的宝石矿物学特征
仿独山玉
石英与绢云母
鉴定特征
铜山口铜尾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铜尾矿
工艺矿物学
综合利用
选矿工艺
环境保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略阳玉的矿物学研究
来源期刊 西北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略阳玉 菱镁石英岩 超基性蚀变岩 矿物学特征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105
页数 分类号 P578.4
字数 39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248.2012.0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杨伟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10 225 8.0 10.0
5 刘养杰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17 106 5.0 10.0
9 杨晨艺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 10 1.0 2.0
13 熊潇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8)
共引文献  (32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略阳玉
菱镁石英岩
超基性蚀变岩
矿物学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地质
季刊
1009-6248
61-1149/P
16开
西安市友谊东路438号
52-285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80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