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2008年7-9月观测的中国干旱-半干旱区试验观测协同与集成研究资料,选取12个测站(涵盖不同气候环境区的草地、农田、果林和森林等下垫面)比较分析了干旱-半干旱区的动力、热力和水汽粗糙度长度、总体输送系数、反照率以及土壤热传导率和热扩散率的夏季平均特征,并与陆面模式的理论参考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植被下垫面的水、热特性和植被高度对主要陆面参数有重要影响,但植被下垫面的土壤热传导率和扩散率与下垫面类型之间无明显关系。动力学粗糙度长度与下垫面的植被高度呈正相关关系,无论是稳定还是不稳定层结下,动量拖曳系数都随着植被高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反照率随植被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在研究区的下垫面中,草地下垫面动力学粗糙度长度的实测值比模式理论参考值偏小,但农田和果林下垫面的实测值比理论参考值偏大;草地下垫面动量拖曳系数理论的参考值比实测值高,但其他下垫面的实测值高于理论参考值;实测反照率处于可见光反照率和近红外光反照率之间,但反照率的理论参考值比实测值偏高。
推荐文章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潜在植被演替
潜在植被
演替
综合顺序分类法
GIS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
全球变化背景下半干旱区陆气机制研究综述
半干旱区
陆气相互作用
气候变化
模式模拟
利用陆面模式和遥感经验模型估算半干旱区陆面蒸散量
陆面蒸散发
遥感经验模型
陆面过程模式
归一化植被指数
半干旱区
利用“模拟—校正”法估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陆面蒸散发
蒸散发
陆面过程模式
归一化植被指数
“模拟—校正”法
干湿环境条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08年夏季中国干旱-半干旱区陆面主要物理参数的平均特征
来源期刊 高原气象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 不同下垫面 陆面参数 气候特征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39-1550
页数 分类号 P40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3)
共引文献  (491)
参考文献  (4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87)
二级引证文献  (26)
192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9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7(3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9)
1998(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6)
1999(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2(4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03(4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4(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5(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6(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2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8(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9(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
不同下垫面
陆面参数
气候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原气象
双月刊
1000-0534
62-1061/P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322号
54-43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77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