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索肢体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32只新西兰兔用四氯化碳颈背部皮下注射法建立肝硬变模型.将成功建模的28只肝硬变兔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肝脏缺血预处理组(IPC组)、肢体缺血预处理组(LIPC组)各7只.实验前12h禁食,自由饮水.检测模型试验前后肝脏生化酶(ALT、AST)指标及肝脏组织中ATP含量水平.结果:LIPC组ALT、AST指标与S组、IR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IP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LIPC组ATP指标水平与S组、IR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IP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推荐文章
肢体反复短暂缺血预处理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肢体缺血预处理
脑缺血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三磷酸腺苷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凋亡
再灌注损伤
肝脏
细胞凋亡
氯化钆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氯化合物
再灌注损伤
枯否细胞
大鼠,Wistar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研究进展
再灌注损伤
肝移植
中草药
盐水,高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肢体缺血预处理对肝硬变兔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河南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肢体缺血 肝硬变 再灌注损伤 新西兰兔
年,卷(期) 2012,(12)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0-1612
页数 分类号 R65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桂华 251 2005 23.0 31.0
2 蒋高霞 8 101 5.0 8.0
3 孟娣娟 37 196 7.0 12.0
4 李洁 67 479 12.0 19.0
5 姜荣荣 32 341 10.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4)
共引文献  (10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肢体缺血
肝硬变
再灌注损伤
新西兰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中医
月刊
1003-5028
41-1114/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号
36-40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77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787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