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暗物质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测是天体粒子物理学中的重要课题,这种物质可能是最轻的超对称粒子构成,并以玻色球和泡的方式存在.在复标量场模型中构造了带U(1)荷的Q泡模型,通过引入两种跑动势的方法计算了Q泡暗物质的特征半径和能量稳定性质,结果得到了Q泡在s基态和p、d、f激发态的U(1)荷和能量,计算了不同能级的能量差,分析了能级的简并性质.这一研究的物理意义在于Q泡暗物质可以发射不同能量的粒子,并为暗物质的实验探测提供一定的理论预测.
推荐文章
电磁场作用的Q球解及其能量稳定性质
电磁场
复标量场模型
Q球解
能量稳定性
Klein-Gordon方程Q球解中能量稳定性和扰动研究
Klein-Gordon方程
Q球解
能量稳定性与扰动
暗物质
卟吩垂直激发态的理论研究方法的比较
单线垂直激发态,时间相关密度泛函理论(TDDFT),半经验分子轨道理论方法(INDO/S),Zerner'sINDO/1(ZINDO)
量子Monte Carlo处理激发态
变分量子Monte Carlo方法
剩余函数
激发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Q泡暗物质的能量稳定性与激发态
来源期刊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Q泡 暗物质 能量稳定性 激发态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7-670
页数 分类号 O412.1
字数 28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8395.2012.05.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颜骏 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26 69 5.0 7.0
2 姜胜鑫 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2 7 2.0 2.0
3 苏文杰 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4 16 2.0 4.0
4 李娅 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3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Q泡
暗物质
能量稳定性
激发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1-8395
51-1295/N
大16开
成都市静安路5号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6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778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