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孔隙结构理论设计了测量材料润湿性能的装置,测试了再生骨料取代率,减水剂、膨胀剂、粉煤灰掺量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吸湿量的影响曲线,并通过曲线拟合给出不同配合比再生骨料混凝土等温吸湿曲线函数关系式;提出可由初期吸湿曲线来计算材料与水接触角大小,并分析了其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干缩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再生骨料、减水剂的添加可减小混凝土的接触角,增加混凝土的干缩值;粉煤灰的添加改善了混凝土孔隙结构,能降低与水润湿性,有利于抑制混凝土收缩;减水剂的添加减小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接触角;膨胀再生混凝土收缩机理不能单用材料润湿性和孔隙结构理论来解释.
推荐文章
考虑徐变时影响再生骨料混凝土砖砌体干燥收缩应力的构造因素
再生骨料混凝土砖
徐变
干燥收缩
裂缝
应力松弛系数
再生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再生混凝土
取代率
水胶比
和易性
抗压强度
开裂指数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研究综述
再生骨料
透水混凝土
力学性能
透水性
耐久性
热传导性
再生粗骨料最大堆积密度及其对混凝土性能影响探讨
再生粗骨料
堆积密度
混凝土性能
影响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再生骨料混凝土吸湿性能及对干燥收缩的影响
来源期刊 建筑材料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RAC) 吸湿量 润湿性 干燥收缩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6-390,405
页数 分类号 TU528.7
字数 25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629.2012.03.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运祥 重庆三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23 69 4.0 7.0
2 郭远臣 重庆三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41 134 6.0 10.0
3 王雪 重庆三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29 93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1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08)
二级引证文献  (43)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再生骨料混凝土(RAC)
吸湿量
润湿性
干燥收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材料学报
双月刊
1007-9629
31-1764/TU
大16开
上海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517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