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CIS)大鼠肝脏和肠黏膜形态学改变.[方法]48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CIS实验组,实验组据实验终止时间分5个亚组,每组8只.采用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 )模型.分别于缺血后3 h、6 h、12 h、24 h、48 h,观察光镜及电镜下肝脏及小肠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光镜下脑缺血3 h、6 h:肝细胞水肿,胞质疏松,肝窦消失;12 h、24 h:肝细胞广泛水肿;48 h:多处核固缩溶解、胞膜坏死.脑缺血后3 h肠绒毛增粗、缩短、变形,绒毛顶端破损.电镜下脑缺血后3h:染色体少量凝聚,可见大量脂滴;6h:线粒体基质密度增高,嵴模糊,炎性细胞浸润;12 h:大量空泡形成;24 h:糖原缺失;48 h:大量膜包裹空泡,核变形,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胆管扩张.脑缺血后3 h微绒毛增粗、糖衣层变薄、脱失.线粒体肿胀、炎症细胞浸润,出现凋亡细胞.[结论]采用改良的Longa线栓法,可成功建立CIS肝肠应激性损伤的动物模型.大鼠急性CIS早期即可发生肝肠损伤,且随时间延长肝肠损伤有加重趋势.
推荐文章
多模态神经成像技术评估缺血性卒中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卒中
灌注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常压高浓度氧
干细胞
龙蚕片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龙蚕片
缺血性脑卒中
细胞因子
大鼠
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肠黏膜的抗损伤作用
缺血-再灌注
缺血后处理
缺血预处理
细胞凋亡
肠黏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肝脏和肠黏膜损伤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医学临床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缺血/并发症 肝/损伤 肠粘膜/损伤 大鼠 疾病模型,动物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4-10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3.31
字数 25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2.06.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玉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消化内科 36 201 9.0 11.0
2 徐欣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消化内科 19 96 6.0 9.0
3 啜佳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消化内科 3 1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缺血/并发症
肝/损伤
肠粘膜/损伤
大鼠
疾病模型,动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临床研究
月刊
1671-7171
43-1382/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0号(省卫生厅内)
42-1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732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542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