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光凝或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64例(64眼)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光凝患者32例(联合光凝组),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患者32例(联合剥除组),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末期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联合光凝组术后视网膜裂孔封闭、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为59.4%,联合剥除组复位率为81.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2组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1),但联合剥除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明显好于联合光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光凝组并发症主要有视网膜轻度出血、继发性青光眼等,联合剥除组为术中轻度视网膜损伤、术后一过性高眼压等.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好于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光凝.
推荐文章
玻璃体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
近视
黄斑裂孔
玻璃体切除术
玻璃体切割联合180°视网膜切开术治疗严重视网膜下出血
玻璃体切割术
视网膜切开术
视网膜下出血
玻璃体切割与内界膜剥离术联合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玻璃体切割
内界膜剥离术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光凝或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分析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关键词 黄斑裂孔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术 视网膜光凝 内界膜剥除术
年,卷(期) 2012,(7)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1-653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12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英慧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25 88 6.0 8.0
2 刘刚 上海奉贤区中心医院眼科 1 4 1.0 1.0
3 贾万程 上海奉贤区中心医院眼科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4)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斑裂孔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术
视网膜光凝
内界膜剥除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