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考察不同制备工艺黄白痤疮膏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组织结构的影响度,优选黄白痤疮膏的制备工艺.方法:选用成年雄性金黄地鼠侧腹部皮脂腺斑作为动物模型,随机分成6组,分别采用1-6号软膏涂敷皮脂腺斑30 d,取皮脂腺斑组织做HE染色切片,用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系统采集各斑块的光密度值,做统计分析.结果:以皮脂腺斑的平均光密度值和累计光密度值为指标,各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茯苓粗多糖组和脱色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提法、水提醇沉法和醇提法制备的黄白痤疮膏作用最强、疗效最好;而水提后脱色处理的药膏作用最弱.
推荐文章
清热消痤颗粒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组织形态影响的研究
清热消痤颗粒
金黄地鼠
皮脂腺斑
组织结构
痤疮饮颗粒抗金黄地鼠侧腹部皮脂腺斑的研究
痤疮饮颗粒
金黄地鼠
皮脂腺斑
皮脂腺与痤疮
痤疮
皮脂腺
雄激素
脂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工艺黄白痤疮膏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组织结构的影响比较
来源期刊 中医药导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黄白痤疮膏 金黄地鼠 皮脂腺斑 平均光密度 累计光密度
年,卷(期) 2012,(11)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114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卫平 23 75 5.0 7.0
2 刘百祥 26 79 5.0 7.0
3 钟湘云 22 46 4.0 6.0
4 杨惠 32 49 4.0 6.0
5 彭学著 28 136 5.0 11.0
6 曾蕾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白痤疮膏
金黄地鼠
皮脂腺斑
平均光密度
累计光密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药导报
半月刊
1672-951X
43-1446/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25号湖南省卫生厅
42-144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371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709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