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症状与病原 玉米大斑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的大斑突脐蠕孢菌[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es]。无性态分生孢子梭形,有时稍弯曲,中部最粗,两端渐细,基部细胞尖锥形,脐明显,突出于基细胞之外。分生孢子具2~8个隔膜,大小及形状变异很大,一般为58~141×15~23微米,厚壁,淡褐色至褐色。分生孢子梗丝状,褐色,上部多呈膝状弯曲
推荐文章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玉米大斑病
发生
防治
玉米大斑病发生与防治关键技术探讨
玉米大斑病
发生
防治
技术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
玉米大斑病
玉米条斑病
玉米煤纹病
玉米枯叶病
玉米叶斑病
防治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
玉米大斑病
叶枯性病害
病原
症状
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朝阳市玉米大斑病发生与防治
来源期刊 现代农业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 发生与防治 朝阳市 分生孢子 病原菌 基细胞 蠕孢菌 半知菌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植保土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3
页数 1页 分类号 S435.131
字数 11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708.2012.04.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塔国民 7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大斑病
发生与防治
朝阳市
分生孢子
病原菌
基细胞
蠕孢菌
半知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农业
月刊
1008-0708
15-1098/Z
大16开
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70号农牧业厅办公楼
16-38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395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56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