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区分孤山川流域降雨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产水、产沙的影响、经过统计分析,得到孤山川流域197D年前产水、产沙临界雨强均为12 mm/d,1970年后产流临界雨强增大到21 mm/d,产沙临界雨强增大到28 mm/d.通过建立孤山川流域有效降雨与产水、产沙的相关方程,评价了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效果.结果表明:孤山川流域1970-2006年水土保持措施平均减水比例、减沙比例分别为45.4%、48.5%,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效果略低于气候变化的效果,两者所起作用之比大致为4.7∶5.3;2000年以来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果略高于气候变化效果、两者所起作用之比大致为6.2∶3.8.这说明2000年后黄土高原还林还草的生态建设使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效果显著提高.
推荐文章
红壤坡地果园水土保持效益的研究
水土保持效益
土壤侵蚀量
生草栽培
龙须草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龙须草
水土保持
土壤侵蚀量
生态经济效益
坡改梯的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坡耕地
新梯田
老梯田
水土保持效益
辽西油松林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林
效益评价
低效林
油松
辽宁西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临界雨强方法的孤山川水土保持效益评估
来源期刊 人民黄河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临界雨强 有效降雨 超渗产流 减水减沙 孤山川流域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水土资源·生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100
页数 分类号 S157
字数 36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379.2012.06.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志勇 6 39 2.0 6.0
2 李晓宇 12 48 5.0 6.0
3 钱星平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临界雨强
有效降雨
超渗产流
减水减沙
孤山川流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黄河
月刊
1000-1379
41-1128/TV
大16开
郑州市金水路11号《人民黄河》杂志社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8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