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探空、CloudSat卫星、山东自动气象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11月11-12日山东西部大暴雪过程的天气形势、云物理特征及动力场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700hPa切变线和西南急流是造成暴雪的直接影响系统,中低层偏南风急流与冷空气交汇形成较强的动力辐合和水汽辐合,有利于天气系统的发展和增强。(2)暴雪区上空水平能量锋区明显,垂直方向上等θse线密集且随高度向北显著倾斜,为暴雪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热力条件。(3)强降雪发生前,低层冷空气的南侵触发了暴雪系统的发展;暴雪强盛期,高层气旋性环流促使暴雪区中高层西南暖湿气流输送加强;暴雪后期,冷空气加强并逐渐控制了中低层,切断了暖湿气流的供应,导致降雪逐渐停止。(4)上升气流有助于水汽的输送和云滴、冰晶、雪晶粒子之间的碰并、淞附,冰水含量大值区与上升速度大值区相一致,冰晶数浓度中心对应着上升运动顶部。高层冰晶下落过程中经过凝华、结淞及碰连增长在低层形成数浓度较低的大冰相粒子,为降水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5)结合CloudSat卫星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及探空秒数据,分析了一定动力条件下暴雪云系的物理过程和垂直演变特征。
推荐文章
黑龙江省2017年一次雨雪天气分析
雨夹雪
暴雪
温度平流
0℃层高度
2014年2月怀化3次雨雪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低温雨雪
高空低槽
温度层结
对比分析
2010年12月15日江西雨雪天气的微物理数值模拟分析
雨转大雪
微物理方案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09年山东一次特殊雨雪天气的云物理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高原气象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暴雪 CloudSat卫星 云物理过程 动力场特征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1-1720
页数 分类号 P426.51
字数 649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毓荃 55 613 14.0 22.0
2 王俊 山东省人民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40 466 12.0 19.0
3 马占山 6 26 3.0 5.0
4 龚佃利 山东省人民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36 393 12.0 18.0
5 盛日锋 山东省人民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16 227 8.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4)
共引文献  (427)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73)
二级引证文献  (38)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8(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暴雪
CloudSat卫星
云物理过程
动力场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原气象
双月刊
1000-0534
62-1061/P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322号
54-43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7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754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