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 CuO 与γ-Al2O3和 CeO2的相互作用,并由此制备出能有效脱除 CO, C3H6和 NO 的催化剂,考察了不同载体表面CuO 簇的分散稳定性和耐老化性能.结果发现,随 CuO 负载量的增加, CuO 簇因与 CeO2载体的强相互作用而稳定存在;而在γ-Al2O3表面, CuO 簇易聚集成较大的颗粒.另一方面,由于 CeO2本身较差的热稳定性,表面分散的 CuO 在950 oC 高温处理后烧结.因此,基于γ-Al2O3载体优越的耐老化性能,在γ-Al2O3载体分散 CeO2,然后再担载 CuO,从而得到了稳定的 CuO 簇,所得催化剂比 CuO/γ-A12O3和 CuO/CeO2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和抗热老化性能.
推荐文章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MIL-126(Fe)对C3H8/C3H6 反转吸附分离性能研究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MIL-126(Fe)
反转吸附
C3H8/C3H6分离
稳定性
NiO-LaCoO3催化剂的丙烷和CO氧化性能
催化
催化剂载体
LaCoO3
钙钛矿型催化剂
纳米氧化铈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纳米氧化铈
制备方法
催化
铈锆固溶体的制备及其负载金催化剂的CO氧化性能
硝酸铈铵
前驱体
铈锆固溶体
直接阴离子交换法
金催化剂
一氧化碳
氧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氧化铈稳定的CuO簇在CO,C3H6和NO消除中的催化性能
来源期刊 催化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氧化铜簇 稳定性 表面相互作用 一氧化碳 丙烯 一氧化氮 催化消除
年,卷(期) 2012,(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55-1462
页数 分类号 O6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016/S1872-2067(11)60417-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爱民 大连理工大学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21 191 9.0 13.0
2 石川* 大连理工大学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1 1 1.0 1.0
3 徐力 大连理工大学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4 29 2.0 4.0
4 张玉卓 大连理工大学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2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氧化铜簇
稳定性
表面相互作用
一氧化碳
丙烯
一氧化氮
催化消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催化学报
月刊
0253-9837
21-1195/O6
大16开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路457号(大连110信箱)
8-9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62
总下载数(次)
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