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微米级窄型T-型微通道中微液滴的形成机制进行了CFD模拟,验证了随毛细准数Ca的增加,液滴的形成会经历“squeezing”和“dripping”机制,且2个机制之间明显的存在着一个“transient”机制.通道壁的润湿性能对液滴的形成过程有显著影响,只有当通道壁更亲连续相时,微液滴才能形成.但与“dripping”机制不同,在“squeezing”机制下,通道壁的润湿性对形成液滴的体积有明显的影响.
推荐文章
T-型微流控通道中微液滴形成机制的CFD模拟
计算流体力学
微流控设备
T-型微通道
微液滴形成机制
润湿性
微通道内液滴成型的模拟研究
微通道
液滴成型
多相流
黏度
T型微通道内液滴尺寸的实验测定与关联
微通道
液滴
高速摄像仪
微流体
T型微流控芯片中微液滴破裂的数值模拟
微流控芯片
微液滴
T型微通道
破裂
VOF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T-型微通道中液滴形成机制的CFD模拟
来源期刊 化学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CFD T-型微通道 微流控设备 微液滴形成 润湿性
年,卷(期) 2012,(11) 所属期刊栏目 化工流体力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3
页数 分类号 TQ021.2
字数 31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954.2012.1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文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7 141 7.0 11.0
2 董立春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5 175 8.0 12.0
3 李俊宏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14 2.0 2.0
4 徐玉婷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22 3.0 3.0
5 刘雄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14 2.0 2.0
6 邓金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 9 1.0 1.0
7 郑晓斌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17 2.0 2.0
8 吴纪周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2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FD
T-型微通道
微流控设备
微液滴形成
润湿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工程
月刊
1005-9954
61-1136/TQ
大16开
西安市高新区唐延南路7号华陆大厦《化学工程》编辑部
52-5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7049
论文1v1指导